聚氨酯材料本身具有很高的表面電阻,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靜電荷積累,是造成火災、爆炸等安全事故的重要隱患。采取措施如添加抗靜電劑賦予聚氨酯材料一定的抗靜電性能,是目前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
目前防止聚氨酯材料帶靜電荷的方法是使用抗靜電劑,而用于聚氨酯的抗靜電劑主要有導電材料和有機物 (包括表面活性劑,功能聚合物等) 兩大類。
抗靜電劑的使用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對加工成型的聚氨酯材料進行表面處理,如浸漬、涂敷或接枝適當官能團等。另一種是內部添加型,通??轨o電劑應在聚氨酯材料合成或制品加工成型之前加入即將抗靜電劑添加到聚氨酯反應體系的惰性組分中(雙組分或多組分)或聚氨酯膠液、膠料(單組分)中,混合(混煉)后,再加工成型。根據抗靜電劑組份是否參與聚氨酯合成反應,又可將內部添加型分為復合添加型和反應型兩種。復合添加型抗靜電劑可以是導電材料,如石墨、碳黑、金屬氧化物及金屬粉末等,也可以是表面活性劑、功能性聚合物如疏水性或親水性聚合物或本征導電高分子等; 反應型抗靜電劑是既含有抗靜電基團又含有羥基、氨基或異氰酸酯基等可參與聚氨酯材料成型的有機分子,抗靜電劑作為聚氨酯材料組份之一存在于聚氨酯化學結構中。
無論采用浸漬法還是混煉法對聚氨酯進行抗靜電處理,抗靜電劑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抗靜電劑可在材料表面形成導電性的連續膜,賦予材料表面一定的吸濕性和離子性的薄膜,從而降低表面電阻,使靜電荷迅速泄漏; 二是賦予材料表面有一定的潤濕性,降低摩擦系數,從而降低和減少靜電荷的產生。
聚氨酯抗靜電劑分類
1. 表面處理型聚氨酯抗靜電劑
表面處理型聚氨酯抗靜電劑多為陰、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常用季銨鹽型表面活性劑,采用涂敷或者浸漬的方法使材料表面具有抗靜電性。使用這類抗靜電劑的優點在于抗靜電效果好、操作簡單且不會影響聚氨酯本身的性能。缺點是聚氨酯抗靜電性能持續時間較短,水洗或者摩擦后抗靜電涂層很容易被洗去,因此只是一種暫時型抗靜電劑。
有應用于抗靜電軟質聚氨酯(PU)泡沫材料
2 復合添加型抗靜電劑
復合添加型抗靜電劑目前復合添加型抗靜電劑使用范圍較為廣泛,一類以石墨、碳黑、碳納米管、金屬、金屬氧化物等無機材料作為抗靜電組分制備聚氨酯抗靜電復合材料為主,其優點在于添加后的聚氨酯材料抗靜電性良好,成本低,但此類抗靜電劑添加量較大,一般添加量要達到 30%左右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且對材料的機械性能影響較大
3 反應型靜電劑
反應型抗靜電劑比較少,但此類抗靜電劑有獨特的優點,它可通過化學鍵交聯的方法使高分子材料具有永久性抗靜電性能,而且抗靜電性能對環境濕度不敏感,能有效的解決高分子材料抗靜電持久性問題。如,Li 等用聚酯二醇 (PEL),4,4,- 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MDI),1,4 - 丁二醇(BDO)、二月桂酸二丁基錫(DBTL)和將鈉鹽(NaClO4)溶解在聚乙二醇中制備的抗靜電劑(AA)通過原位聚合反應制備抗靜電聚氨酯材料 (APU)。此類抗靜電聚氨酯的表面電阻對環境濕度不敏感。
聚氨酯抗靜電劑的發展趨勢
隨著聚氨酯材料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抗靜電性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性能指標之一,而聚氨材料抗靜電劑的研究,特別是對材料性能目前使用的聚氨酯抗靜電劑僅用單一種類的方法或技術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急需開發具有抗靜電性能優異、高效穩定而又不受環境影響用途廣泛的高分子永久型抗靜電劑是抗靜電劑的未來發展趨勢。